5月15日消息,vivo近日启动了一项名为“蓝极星计划”的顶尖人才招募项目,涉及岗位包括芯片、AI大模型、XR等核心技术领域。根据招募信息显示,蓝极星计划的定位为vivo最核心的人才战略方案,面向全球高校顶尖技术人才。在待遇方面,vivo也给出了匹配顶尖学术背景、顶级工作和学习资源配套等条件,提供专属岗位导师和技术专家,并承诺薪酬上不封顶。不过,蓝极星计划的门槛也很高,仅向博士生开放。

人才争夺战白热化下的战略突围
在全球科技巨头加速争夺 AI 与芯片领域顶尖人才的当下,vivo 于 2025 年 5 月正式启动 “蓝极星计划”,以 “薪酬上不封顶” 的魄力向全球高校博士生抛出橄榄枝。
这一聚焦芯片、AI 大模型、XR 等核心领域的人才战略,不仅延续了 vivo 一贯的 “用户导向” 创新逻辑,更标志着其在技术研发上从 “跟随者” 向 “引领者” 的实质性跨越。
作为国内首个将影像技术研发岗位占比提升至 30% 的手机厂商,vivo 在此次招募中释放出明确信号:未来三年将投入超百亿资源,在移动影像、端侧 AI、芯片设计三大领域构建技术护城河。这种 “非对称投入” 策略,与华为 “天才少年计划”、京东 “TGT 计划” 形成差异化竞争,更通过专属导师制、顶级实验室资源配套等机制,构建起人才吸引力的 “三维磁场”。
在人才战略背后,是vivo对技术研发的系统化布局。
一是芯片技术的持续突破。从 2021 年首款自研影像芯片 V1 到 2023 年 6nm 制程 V3 芯片,vivo 已构建起 “芯片设计 - 算法优化 - 场景落地” 的完整技术链条。V3 芯片通过多并发 AI 感知 - ISP 架构,实现 4K 电影人像视频拍摄与拍后编辑功能,能效比提升 30%。2025 年发布的 X200 Ultra 更搭载蓝图影像双芯系统,与蔡司联合研发的 200MP 长焦镜头,在 DxOMark 影像评测中以 152 分刷新行业纪录。
二是AI大模型的场景化深耕。蓝心大模型矩阵覆盖十亿到千亿参数级别,其中 70 亿参数模型已实现端侧运行,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在 X100 系列中,蓝心小 V 智慧助理通过超能语义搜索、创图生成等功能,使手机成为 “个人智能体”。与火山引擎合作部署的云端服务,更将 AI 能力开放给开发者,形成 “端云协同” 的生态闭环。
高端市场的 “第三条道路”
区别于苹果的生态壁垒与华为的全栈自研,vivo 走出一条 **“技术普惠 + 场景创新”** 的差异化高端之路。
X200 Ultra 的蔡司 APO 超级长焦镜头,支持 100 倍超清变焦与 85mm 黄金人像焦段,使手机摄影首次达到微单级解析力。这种 “专业功能大众化” 策略,推动 vivo 在 5000-7000 元价位段市场份额突破 22%。
通过蓝晶芯片技术栈与天玑 9300 + 的联合调校,X200s 在《原神》须弥城跑图场景中实现 89.58 帧稳帧,操作延迟降低至 8ms。全时域流畅引擎更承诺三年系统流畅护航,用户满意度达 92%。
由此看来,“蓝极星计划” 的深层战略价值,在于为 vivo 的全球化布局储备核心技术动能。
行业变革的 “鲶鱼效应”

在智能手机行业陷入参数内卷的当下,vivo 以 “蓝极星计划” 为支点,撬动起技术创新的 “阿基米德杠杆”。从芯片设计到 AI 大模型,从影像革命到性能重构,其通过 “人才 - 技术 - 产品” 的正向循环,正在书写高端旗舰市场的新范式。这种战略定力与创新勇气,或将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突破 “高端化陷阱” 的关键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