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万人在线砍价却未成功,到多品牌联合维权,拼多多身上的负面消息,绝对是全网第一多。然而它蒸蒸日上的企业财报,却和网络评论形成了鲜明对比。仅2023年三季度,就实现了688亿营收,同比增长高达94%。
这样看来,消费者们的行为确实很割裂。白天在网上激情开麦,破口大骂;晚上却躲在被窝里,悄咪咪下单买买买。拼多多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家如此爱恨交织?一键三连,咱们今天就把这个问题唠明白!

让马云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一家从2021年起才开始盈利的公司,居然能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超越自己的阿里巴巴。2023年11月29日,绝对是中国电商史的历史性时刻。拼多多的大盘市值突破1924亿,阶段性的跑赢了阿里巴巴,暂时成为了中国电商行业中的no.1。

然而和资本市场的辉煌相比,拼多多的网络口碑实在是差到离谱。从“砍一刀”,到“仅退款”,它不仅把消费者们统统得罪完,甚至让店铺老板们集体骂娘。然而在流量时代,拼多多也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句话:黑红也是红。
从2019年末开始,这个平台就成了不少人的噩梦。不管是饭点,还是深夜,经常冷不丁就弹出消息。原本还以为有什么急事,结果打开一看全是七大姑、八大姨发来的砍一刀链接。
于是,不少人就被动下载了这个软件,把自己化身成一只毫无灵魂的大砍刀。随时随地都准备打开拼多多,点击链接。甚至还引发了不少社交事故:你都给你姨妈砍了一刀,为啥不给舅妈砍?都是老同学,你给他砍不给我砍,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还有位网友说,自己是大学生,妈妈一直告诉他不能在课堂上玩手机。可自从她下载了拼多多之后,就不分时间场合天天给自己发链接。一次网友说自己在上课,想着下课了再说。没想到妈妈直接飙来60秒语音,说自己只差0.2分钱就成功了,让自己立刻马上来砍一刀!
这种全民疯狂,很快就在大家的社交圈子中快速蔓延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拼多多几乎占领了所有国人的手机。甚至一些智能机都用不熟练的农村大娘,都开始沉迷于网购,隔三差五发动周围群众帮自己砍价。

不过即便到了这个阶段,还是有不少网友对拼多多持怀疑态度。毕竟一个靠病毒营销而发家的公司,能做出什么成绩?前期的红包和低价商品,不过都是烧钱换用户而已,一旦把资金消耗完,恐怕还是会关张大吉。
在种种质疑中,拼多多顽强的活了下来。而大家慢慢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最近收到的砍价链接越来越少,但是家里的快递可是越来越多。而且都不用开口问,肯定都是在拼多多上疯狂剁手的结果。

原来,在第一波疯狂助力结束之后,他们又搞起了新花样:百亿补贴。而这一波不仅吸引了许多中老年人的目光,甚至让始终持观望态度的年轻消费者纷纷动心,并且一步步成为了拼多多的铁杆粉丝。
要知道,在拼多多成立之初,实际上是捡了淘宝平台的一个大漏。当时的马云大手一挥,想在电商行业玩一把高端局,于是直接在平台上清退了一大批小卖家。这些店铺都有共同的特点:既没有品牌背书,单价又低。

在被淘宝拒之门外之后,这些店铺小老板就必须要寻求新的出路。很快,他们就把目光放在了刚成立的拼多多身上。我不嫌你low,你也别嫌弃我年轻;同病相怜的两拨人就这样被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一开始,这些小店铺确实吸引到了许多消费者。甚至一些没有上网习惯的中老年人也加入了网购大军,毕竟这些商品多半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单价还低。随便买一买,都能享受到购物的快乐。

但是一些年轻消费者却不这么想,在他们的概念里,拼多多就是一个充满了“三无产品”的野鸡平台。上面售卖的除了假冒伪劣,就是两元店同款。他们在网购时还是会选择淘宝京东,对拼多多连看都懒得看。
而作为一个电商平台来说,想要做大做强,就不能放弃年轻人这块市场。于是拼多多一拍脑门,搞出了“百亿补贴”计划,他们一边承诺假一赔十;一边又拉来中国人寿做背书。在低价和保真双重诱惑下,不少年轻的消费者也开始动摇:不然,咱们也在拼多多上买点东西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