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的地标之一K11购物艺术中心,中心区展出了比亚迪全新色调的2024款ATTO3(元Plus)、海豹等车型。
这是内地司空见惯的场景,但在中国香港并不常见——由于租金昂贵,香港的商场很少有车展出。尤其是在中心地段尖沙咀,一家9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月租金大约是40万元,K11的租金只会更加高昂。
根据香港电动车资料库统计,2024年前两个月,比亚迪均在香港电动私家车销量中排名第二,超越去年的亚军宝马。其中1月登记数为900辆,与第一名特斯拉仅差53辆。
从车型来看,卖的最好的是比亚迪海豹,月登记数488辆,其次是ATTO3,月登记数为282辆。
作为进入香港车市两年左右的新势力,比亚迪在港已经拥有了9家销售门店,这也展现出其对香港市场的野心。
比亚迪之后是埃安。今年年初,广汽埃安宣布将在香港建设 6 座销售服务中心、品牌直营店。
在香港,谁在为比亚迪买单?比亚迪为什么能在香港卖这么好?《财经》走访了香港港岛一家比亚迪陈列室(由于租金高,陈列室只负责销售,提车、售后及维修在远郊店面负责),试图探寻答案。
香港年轻人买不起比亚迪?
目前,比亚迪在香港一共引入了四款车型,除去仅用于试驾的e6,正在售卖的是ATTO3(元Plus)、海豹和海豚。
ATTO3在港售价为23.8万港元(约22万人民币)起,而其在内地的起售价仅为11.98万元,仅仅一河之隔,价格相差一倍。
至于海豹,在香港官方指导价为28万港元(约25.9万元人民币),在内地官网起售价为17.98万元。
尽管如此,与特斯拉相比,比亚迪在香港的定位仍然主打性价比。
从店面的位置就能看出市场定位的不同之处。在湾仔一带,特斯拉的门店面积更大,地段更贵,邻居更“豪”。特斯拉的邻居是保时捷、迈凯伦和宝马,而比亚迪与沃尔沃相邻。
港岛特斯拉门店
摄/翟芳雪
在内地,比亚迪一直主打性价比,在一轮一轮的价格战中,甚至推出了官方指导价7.98万元的秦Plus荣耀版,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而在香港,相较于特斯拉、宝马等品牌的电车,比亚迪在价格上也非常有竞争力。
只是像比亚迪这样的经济适用型电车品牌,仍让香港年轻人望而却步。年轻人想要靠自己购车,还是有些吃力。
周六下午的比亚迪陈列室往来热闹,《财经》观察到,来这里看车的顾客很少有年轻人,基本都是中年人或者以家庭为单位来看车的顾客。
这里的销售艾伦告诉《财经》,他接触的客人从30岁到70岁都有,甚至刚刚签单的顾客84岁了,买比亚迪作为第二辆车,但总体来讲40岁-50岁的顾客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