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11月的一天,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国男子出现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的门口,他跟门口的保安说:请帮我联系下大众汽车的负责人,我要和他谈谈。保安问来人是谁,这位中国人答道:我是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当时的中国刚刚被美国通用集团拒绝,急于找寻新的合作伙伴。
4月14日,朔尔茨抵达重庆。图源:新加坡《海峡时报》
46年后,2024年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重庆,开启他的访华之旅。这是朔尔茨自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包括大众、奔驰、宝马在内的德国企业代表在经历激烈竞争后,拿到了随朔尔茨访华的机票。此时此刻,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弯道超车,比亚迪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
而刚刚离开中国的美国财长耶伦,四处散播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半个世纪的光阴流转,历史似乎又走到了相似的转弯之处,只是中国、德国、美国三者之间实力对比已然发生巨变。
美国通用46年前错过的机遇,被德国大众抓住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希望能够在汽车领域引进新的技术,最早是和美国通用商谈,但当时通用集团的大多数董事认为中国技术落后,没有汽车市场的基本概念。虽然双方几经磋商,但最后通用集团还是放弃了第一个进军中国个人乘用车市场的机会。不过中国在与通用集团商谈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概念和经营模式,那就是合资企业,通用说合资企业就像是“结婚”,中国的市场、人工加上外国的资本、技术,这个由美国人发明的经营形式,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市场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