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的春天:广汽打出“智电底牌
大厂的春天:广汽打出“智电底牌不错
过去3年中国新能源车市疯狂生长,让外人惊掉了牙。但从2024年4月的广州开始,智电汽车更大一轮爆发就在眼前。
本届广汽科技日上,极具决定性的两项技术突破广汽同时发布,并且确定了量产排期表:固态电池和无图智驾。
固态电池概念股最近涨疯了。股市比车市敏感,消费者还在睡觉,投资者已经嗅到分食大餐的腥味。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聚焦固态电池的企业有数十家,对能量密度和极致安全的追逐,让本已卷透的市场更加山雨欲来风满楼。
有实力的大厂不会错失全面总攻的窗口期。如果说之前液态电池时代,新势力靠产品新鲜度,唤醒了新能源尝鲜用户的胃,那么这次固态电池上车,恐怕就是“征服主流用户的最后一顿大餐”——固态电池一定会让大多数车主毅然决然放弃燃油车。这一刻正在倒计时。
广汽固态电池方案很有特点,背后是他们对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
比如,第三代海绵硅负极技术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让电池容量密度超过400Wh/kg,搭载此类电池会让电车轻松超过1000公里续航;基于创新工艺实现大尺寸多层堆叠全固态电芯,让固态电芯容量达到30Ah,远超当前行业最高水平(10Ah-15Ah)。
在安全性方面,广汽全固态动力电池采用了高强致密复合电解质膜,使电池在200°C热箱测试中不发生爆炸,刷新了高比能电池安全新高度。该电池在针刺、裁切、零下78°C干冰环境、90°C高温热水浸泡等极端条件下测试均保持性能稳定,汽车安全性获得了质变性的飞跃。
在成本控制方面,广汽全固态电池将让总体设备投资降低15%,厂房面积降低40%,综合制造成本降低35%。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现场说,全固态电池是安全性的“革命性提升”,2026年装车搭载后,用户将彻底告别电池自燃的担心。据称,最早搭载广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应该是广汽昊铂。
就在一个月前,“宁王”董事长曾毓群还说,固态电池仍然面临固态离子扩散等很多基本的科学问题,距离商品化还很远。但市场对大佬们的矜持似乎不感兴趣。上汽比较激进,说智己L6固态电池已上车,引发一片争议。中科院青岛能源研究所则表示,固态电池技术的“最后一道难关”已打通。
广汽的公开表达比较含蓄。但他们的工程师在私下对水滴汽车表示,事实上除了成本需要量产之后逐渐摊薄,固态电池上车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通道,确实没有不可翻越的障碍。
显然,新能源车市固态电池“靴子落地”已是板上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