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以鸿蒙智行模式进入造车领域,与不同车企合作的每个品牌都取一个「界」字,这本身就是个很没有边界感的行为。
时不时有人会问:华为系汽车为什么只有问界成功?
目前看来的确如此。享界和智界的成绩倒不能算差,前者毕竟40万的售价摆在那,10月销量1000+可以接受;后者长期受产能限制,不然很可能也早就月销破万了。只是客观限制再多,也终究改变不了没成功事实,至少是尚未成功。
问题是,华为真的需要每一界都成功吗?
这次广州车展上,有媒体对华为系参展汽车进行了这样的报道:「代表着最初的探索和跨界的问界;主打中高端,满足全年龄用户需求的智界;宜商宜家、用科技定义新豪华的享界;拥有着王者之气,成为豪华旗舰标杆的尊界。」
颇有些官方宣传定调的口吻。从局外人的视角来看,出现这样的声音无异于说明一件事情,除了华为的品牌,合作者几乎毫无存在感。
▲来自鸿蒙智行官网
一个假设:华为确实没打算自己造车,但是要收编一些车企做自己的代工厂。
以这个假设为前提,那么些个界不界的,不成功也没太大关系,只要有一两个成功的就行。
只要问界一直顶,华为就可以把问界当成标杆,向合作方提出更倾向于自己的合作方式。在当下本土汽车生产商明显过多的情况下,必然会有部分厂商丢掉份额,谈判筹码越来越少。局势注定会对华为更有利:
现在问界卖得最好,因为只有问界是合作双方都全力支持的,赛力斯全力配合,华为就给到最强的资源倾斜和品牌绑定。对于鸿蒙智行来说,界与界的整合再容易不过,添双筷子的事,因为谁都知道问界的背后是鸿蒙,而鸿蒙的背后是华为。只要配合得好,保证合作方的产能都利用上、收入能稳住、员工能保住工作。
本土汽车仅仅四大四小里,就有相当一部分车企是身份特殊的。那部分车企接下来的使命只有一个,至少维持曾经40年的形势。而它们在过去40年里,又有一部分始终都只是海外厂商的代工厂,始终都还没有成长为有独立生存能力的车企。
因此就要企业用曾经合资的方式继续滋养它们,或以某种形式取代它们,总之汽车业必须保持那个成分所占的组成部分。至于具体是在行业影响力层面,还是在资产层面,又或是在就业税收层面,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取代办法。
再考虑到产业升级、本土汽车业崛起的大前提。这个企业当然最好是本土的。
本土企业:成分要够鲜明,才能踏实完成任务;地位要够高,才有聚拢大家的号召力;能力要够强,才能撑得起来大家的产能。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华为了。
取代合资,这事未必没有其它人想过。几年前本土造车新势力刚刚兴起时,业内就有过代工是否可行的声音。蔚来之前长期由江淮代工,理想据传最初也有要力帆代工试制车的想法,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两者还是收购了资质自行生产。
但那并不能证明代工不可行,而是它们最初起步的条件不支持。我们作为局外人都清楚,企业要立足有利位置,供应商的合作方式一定不可以是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那样才能在谈判中有更重的筹码,面对突发状况也有充分的操作空间。彼时刚刚起步的蔚来和理想没有那个条件去分配鸡蛋,哪怕是今天,它们也没有那么多鸡蛋。没有鸡蛋的时候,就要用地位和能力去画饼,能力它们或许有,但地位不行,说服力不够。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一假设,让华为主导的鸿蒙智行模式取代合资同样有着充分的必要性。
以美国为例,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制造业外迁、产业空心化,彻底毁掉了美国蓝领工人的生活,制造了不止一个像底特律那样的死城。而制造业外迁、产业空心化的原因,我们都清楚,一切都是金钱游戏,掌握金钱的人说了算。
▲来自《8英里》
那么再来看看,当下本土汽车最热门的议题——汽车出海。
汽车当然不能像手机、服装那样,全交给海外廉价生产力就能顺利全球化。当地市场终究要当地组装。目的地如果是欧美,从成本角度考虑,目的地的成本反而更高,但周边区域呢,美国旁边有墨西哥,欧洲成熟市场周边有东欧诸国,出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去往劳动力成本更高的市场,就自然会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区域。本土手机厂商能把工厂往印尼、印度、孟加拉迁,汽车厂商又何尝不能。
这时候再说打工人的「福报」都显得不合时宜,权益自然要争取,一定要争取,但更要警惕大占有者阶级背信弃义。
要是说南亚、东南亚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那就是蠢了,素质高低由环境造就,而环境会改变,人家能接走鞋服、智能硬件的订单,凭什么接不走汽车零部件的订单。
仍然基于上文的假设:从保护本土汽车制造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指望蔚小理或者指望华为,哪个更靠谱呢?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PS:现实世界就是这么荒诞,时常会逼得人去支持自己讨厌的东西。就个人而言,我烦死特朗普,但如果我是美国人,我也会投票给他,因为他能代表美国蓝领阶级的核心利益,至少当下算是如此。